2016年10月28日 星期五

Potion Explosion 巫術學院

Potion Explosion字面上的意義是「爆炸藥水」,中文版翻成巫術學院,個人是覺得有點不夠到位。

第一次聽聞Potion Explosion是在去年的Dice Tower年度十大創新遊戲清單,當時就有買來玩玩看的想法,沒想到今年新天鵝堡突然就推出了中文版,著實讓克勞德嚇了一跳,也因為這樣遊戲很簡單就可以入手了,當然要來試試看傳說中的彈珠連線機制。

說明書一直有個魔法教授出來說長道短,可以理解是要營造遊戲的氛圍,但過於頻繁反而造成閱讀規則的不便。

先將彈珠放到組好的彈珠台裡,每位玩家拿取1張個人圖板並選擇2張起始藥水,剩下的藥水分成數堆洗牌後形成牌庫,其餘配件置於桌面形成供應區就可以進行遊戲了。輪到玩家時先從彈珠台選取一顆彈珠,如果拿取時引起連鎖,就將連鎖的彈珠一併收為己有,然後將得到彈珠分配到藥水瓶或錐形瓶(個人圖板上的儲存區)。若之前已有完成的藥水,玩家可以在自己回合的任意時候,使用這些藥水的功能來幫助自己調製更多的藥水。結束時依據完成藥水上的分數加上額外的獎勵分數,分數最高的玩家獲勝。

彈珠台設計的十分精良,補充彈珠時只要隨受放在後方平台上,讓彈珠自己滾到缺口處即可。平台也可以遮住後半段的彈珠,讓玩家無法預料到後半段有什麼顏色的彈珠。

雖然使用彈珠台滾珠系統在桌遊史上不是第一次,但依舊是Potion Explosion的一大賣點,玩家在拿取彈珠後造成同色彈珠碰撞,即可將碰撞的同色彈珠一起帶走,據說與Candy Crush有 87%像(克勞德雖沒玩過Candy Crush,但玩起來的確有此類型手遊的感覺),基本上就是輪到你時挑選一個連鎖碰撞最多的彈珠,聽起來策略的選擇性有點低,但玩家如果搭上藥水的功能先改變彈珠之間的位置關係,再執行拿取造成大量連鎖,就需要一些規畫思考,這也是此遊戲克勞德喜歡的點。

實際拿取彈珠的影片,順便示範一下彈珠連鎖。


在遊戲過程中完成的藥水,除了可以帶來分數的進帳外,不同的藥水有不同的功能可供使用,大致上分成從彈珠台上拿彈珠、從對手那邊拿彈珠、讓自己方便完成藥水...等,實際用過後每一種藥水都十分強大,加上遊戲對藥水使用幾乎沒有限制,玩到後來都是藥水用到爽的連續combo,對於喜歡用連續技的玩家絕對可以大展身手。

藥水分成8種,上面有多個圓洞,只要將對應顏色的彈珠填滿藥水的圓洞,該藥水就可以完成了,可以看到瓶頸處標示著藥水的不同功能,完成後的藥水玩家可以立即使用一次性的功能。

在得分的設計上除了藥水的分數外,收集同樣的藥水3支或先收集到5支不同顏色的藥水都可以獲得額外的分數,讓玩家補充新的藥水時不會過於集中一兩種藥水,這額外的加分也確實能左右到比賽的結果。相較之下每回合玩家有一次「教授幫幫我」的使用機會就顯得有點雞肋,畢竟藥水的功能已經夠強了,玩家通常不會為了多拿一顆彈珠而讓自己多扣2分。

個人圖板設計的像做科學實驗一般,藥水下方還有火焰在緩緩加熱。右方的錐形瓶可以暫存用不到的彈珠,只有3顆的容量,非常的吃緊。

從開箱開始就對Potion Explosion充滿好感,高品質又漂亮的藥水,數量超多,還有一個可以自己動手組裝的彈珠台,就連內部的收納規劃也很完善,所以雖然吐token吐到手有點酸,心情卻是很愉悅的。實際體驗覺得遊戲的規則簡單,從小孩到大人都可以輕易上手,彈珠台不只有噱頭,遊戲時也是策略規劃很重要的一部分,藥水的能力更是讓玩家可以連段連到盡興,是款很適合做為新手入門策略遊戲的敲門磚。雖然一切看似十分美好,不過克勞德卻沒有想像中的喜歡這個遊戲,主要是藥水的使用太氾濫了,讓遊戲太為所欲為,如果可以多點限制讓遊戲苦一些應該會更對克勞德的胃口。

下方是起始玩家標記,遊戲的順序在過程中都不會改變。右邊的徽章是完成特定種類的藥水時可以獲得的分數。左邊是請教授幫忙的代價(扣2分),教授可以讓你在遊戲中多拿一顆彈珠。

BGG有一些玩家有反映彈珠台有卡彈的現象,影響了遊玩的興致,克勞德玩了幾次都還蠻順暢的,只有一次裝填彈珠時太粗暴了,才出現彈珠卡住的現象,正常使用下應該不會有這個問題。要注意的反而是遊戲時不要隨便亂動彈珠台的零件,配件一旦鬆動彈珠台很容易就被彈珠的重量壓到垮台,一旦垮台要再組裝好可是要再花一番功夫的(別忘了還要撿彈珠...)。

連收納都經過精心設計,非常的用心。

牌套尺寸:不需牌套
BGG連結:https://www.boardgamegeek.com/boardgame/180974/potion-explosion








2016年10月20日 星期四

Cheers 乾杯

約莫兩個多月前Play With Us Design寄了一款小遊戲Cheers給克勞德試玩,不過因為近來較少有時間玩遊戲,加上遊戲較佳的體驗限定4或6人,一直到最近才有機會開成Cheers這款小遊戲,這篇文章算是遲來的心得。

遊戲的封面走的是簡約風,實際上裡面配件看的到的美術已經全部呈現在這個封面上了。

克勞德自己較少玩台灣作家的遊戲(因遊戲多從國外購得),不過只要有玩到都會特別注意說明書寫得如何,也許是台灣桌遊產業不夠成熟的原因,許多國產的規則書會有過於口語或語意不詳的缺點,好在Cheers的說明克勞德看了是可以理解,不過令人納悶的是網路上連漫畫版的規則都可以找到(有趣且很好懂!),遊戲的規則書卻連一張圖示範例也沒有,如果可以附上圖片,相信在文字上可以更精簡易懂。

說明書有中英文,擴充還獨立成另外一張,足見設計團隊的野心。

在遊戲一開始玩家必須先進行分組,每一組都有自己需調配的5杯酒。輪到玩家時可以進行以下三種動作:1.從3張手牌出一張到任意玩家面前2.將自己面前的1張牌推到其他玩家面前3.棄掉自己的3張手牌再重新補足3張。只要有玩家面前的牌符合目標要調製的5杯酒,所屬的組別就贏得遊戲的勝利。

板塊的硬度跟厚度都非常的棒,整體配件質感都頗具水準。

每一張牌都有大、小兩個酒杯圖案,在執行動作1時,如果你打出的小酒杯與目標玩家的大酒杯相同,就會發生乾杯,此時目標玩家要將發生乾杯的兩張牌,分給不同的2位玩家。這讓玩家在策略上可以利用「乾杯」阻撓對手,或是讓隊友有默契的將牌推給需要的人面前。有時候隊友缺一張牌就可以獲勝了,可是偏偏將牌出到他面前會引起「乾杯」,這一步之遙真的會讓人徒呼負負。

卡牌上有大小酒杯,如果圖案相同的小酒杯和大酒杯碰在一塊,就會發生「乾杯」,持有酒杯的玩家必須將乾杯的酒杯分送給其他玩家。

從外盒到遊戲配件的品質都非常的有水準,像素風格的酒杯是在暗示喝醉酒的視線嗎?有人覺得很可愛,自己是認為這樣的美術過於陽春。遊戲過程中除了想辦法達成目標,還要去觀察猜想對手的目標酒杯為何,以適時地去干擾對手,不過還是以達成目標為主。

變體遊戲才需要額外用到的板塊,應該是放在酒杯上的裝飾水果。

克勞德在玩時一直在注意手上的牌跟檯面上酒杯的配對關係,另外就是常常要確認目標酒杯翻動自己的目標板塊,遊戲的節奏有點被打亂了,原本預期猜測對手目標、釋放假訊息...等心機成分也因此被稀釋了,有點可惜。尤其確認目標時因為板塊太小了實在不好翻,如果可以附上一個擋板遮住自己的目標就不需要這樣翻來覆去了。

只要卡牌上的酒杯圖案與目標板塊上的酒杯圖案一致,玩家就贏得遊戲的勝利。

整體來說Cheers是一款規則簡單,需要一點團隊默契合作的小品遊戲,遊戲圍繞著「乾杯」機制建制,是有趣的機制,不過遊戲的架構稍顯單薄,加上遊戲人數的限制,對遊戲的推廣可能造成阻礙。有興趣朋友不妨可以嘗試看看,相信喜歡這類型遊戲的玩家可以玩的盡興。

BGG連結:https://www.boardgamegeek.com/boardgame/204142/cheers

2016年10月2日 星期日

Sherlock13 福爾摩斯13

喜歡經典的老牌推理遊戲Sleuth嗎?以福爾摩斯為主題,Sherlock 13於今年推出了中文版,號稱入門版的Sleuth,規則上較為簡單,遊戲時間也快了許多,且只使用了13張卡牌來建構遊戲,讓喜歡玩Love Letter、Coup這類小型桌遊的克勞德也很好奇的開來玩玩。

封面用的應該是水彩吧,又有點水墨留白的感覺,美術很不錯。

遊戲起始時每位玩家一開始會拿到一張記錄紙和一個擋板,將13張角色卡洗牌,平分給玩家後剩餘的1張置於桌面中央做為這場遊戲的犯人。每張角色卡上都會有2~3個符號,遊戲過程中玩家可以執行三個動作:1.詢問單一玩家某一符號的數量。2.詢問全部玩家是否有某一符號。3.猜測中央犯人的角色(猜中獲勝,猜不中就出局)。最先猜中犯人是誰的玩家獲勝。

每個人會收到一張記錄紙,玩家遊戲時在上面做筆記,幫助玩家釐清誰是犯人。這麼厚一疊應該可以玩很多次,不夠時也可以自己印。

紀錄紙的使用是遊戲的重點,紙張分成上下兩大部分,上半部有各種符號的總數量和4個橫列,可以分別記錄每位玩家的符號與數量;下半部則有13張角色的清單與該角色擁有的符號,如果有確定不是犯人者可以將之刪除。遊戲過程中玩家將得到的資訊記錄在紙上,想辦法推敲出真正的犯人。紀錄紙的使用方法是自由發揮的,克勞德有遇過對記錄紙使用完全沒有概念的玩家,想當然爾他只有陪打的份,Sherlock 13規則雖簡單,但還是需要腦袋瓜才能玩的遊戲。

真的不知如何使用紀錄紙,可以參考說明書的範例,看完後應該可以掌握做筆記的技巧。

推敲犯人的方法是用消去法,從對手那邊得到情報後,配合自己的手牌資訊,將不可能的人選去掉,犯人自然會浮現出來。有趣的是你提問的答案所有對手都可以共享聽到,很有可能你的問題反倒會成為對手破案的關鍵;另外你提問題的方式也很有可能透露出你自己的手牌,所以除了想辦法得到自己想要的資訊,還要避免對手從你的提問中獲利,中間如何拿捏就看玩家的功力。

總共13個腳色,每個腳色都有2~3個不同的符號。克勞德只認識幾個主要的腳色,不過不影響遊戲,符號才是卡牌的主體。

相較於其他推理遊戲,Sherlock 13規則超簡單,時間超快速,非常適合入門玩家享用。我想會造成這差異主要是發問的限制較少,想要的答案幾乎一問就有,就算自己不問,別人也會傻傻地幫你問,相對的遊戲難度較低,如果是克勞德玩會偏好4人局,每個人握有的資訊較少,遊戲可以撐久一些,玩家也更能從中體驗推理的成就感。

擋板,整個很日暮西山的感覺,上面標示著玩家可執行的3種行動,幫助玩家可以更容易的進入遊戲(其實規則已經很簡單了)。

雖然遊戲人數官方標示為2-4人,但實際跑過後覺得兩人的遊戲變體是行不通的。在2人遊戲中桌面中央多蓋了2張牌,玩家行動時可以選擇翻開中央的一張牌,一旦兩張牌都翻開後,雙方都已幾乎掌握對方的牌,稍作推敲遊戲即告結束,撐不起遊戲的時間與推理的樂趣。如果是想拿來當作2人對戰遊戲的玩家可以打消此念頭。(或許玩家可以將蓋在桌面中間的牌增加到4張甚至6張,有待熱心的玩家去試試看囉!)

牌套尺寸:ˊ65mmx90mm(13張)
BGG連結:https://www.boardgamegeek.com/boardgame/149869/sherlock-13